(通讯员 谢丽娜 熊若冰)青春扬帆归故土,青马学子践初心。2025年寒假期间,100多名青马班学员结合自身专业发展与实际,围绕着集中教育“学”、交流探讨“思”、笔墨生香“写”、全员参与“讲”与以知促行“做”五个方面开展寒假期间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员们选择奔赴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基层建功与艺术创意四个领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力量,赋予成长动能。
科技创新组有20名同学在“挑战杯”、专业竞赛与乡村调研中感悟科研魅力,就业创业组有17名同学选择在企业实践与兼职锻炼中提升专业实践技能,有69名同学在基层建功组中以回“母校”宣讲、公益服务、政务实践、社区服务及红色研学等不同实践形式丰富自身业余生活,还有19名同学选择艺术创意组实践,通过视频剪辑、非遗手工与绘画书法等实践领域解锁新技能。学员们以不同的实践方式“踏”出了成长的烙印,书写了青春的美好故事篇章。
科技创新组代表韩梦彦:乡村教育调研
2025年2月23日开始,韩梦彦同学在长江大学进行科研项目培训。她参加的乡村教育调研项目历经2年,调研足迹遍布湖北、江苏、河北等多地,深入其26个中小学课堂,共发放并回收了问卷2410份。她们以诗词教育为切入点,探索乡村教育五育融合的路径,提出“诗词教育赋能乡村教育”的策略,通过实践验证了诗词教育在乡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这次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存在的困境与发展的潜力。因为诗词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促进五育融合。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教育模式,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学子更好地成长。”

就业创业组代表陈琢言:医院见习
2025年2月5日-2025年2月11日,陈琢言同学在江陵县人民医院的公共卫生科进行见习。她主要负责协助整理疫苗接种记录,学习使用水银血压计,了解传染病报告的规范填写。她说:“短暂的见习让我明白,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责任心和爱心。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她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与使命,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差距,以及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也让我意识到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基层建功组代表杨耀峰:回“母校”宣讲
2025年2月10日,杨耀峰同学与团队回访了母校竹山一中,开展“感恩母校、传承薪火”的实践活动。他们通过班级宣讲、师生座谈、校园留影等形式,分享大学生活经验,为学弟学妹提供学业规划指导,搭建了长江大学与竹山一中之间联系的桥梁。他说道:“这次回访让我重温了大学奋斗的初心,也让我深刻理解了‘饮水思源’的深刻内涵。在学弟学妹们对未来的期待之中,我愈加坚定了要努力学习、回报母校的决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加入到回访‘母校’行列中,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

艺术创意组代表杨晓琳:传统文化传承
2025年1月20日,杨晓琳同学在湖南岳阳开启了一场学习传统剪纸之旅。首先她通过线上学习剪纸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剪纸的历史与技巧。从先唐时期的镂空雕刻,到明清时期的成熟与鼎盛,剪纸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接着她用提前准备好的红色宣纸、剪刀和铅笔进行实操,在多次裁剪中逐渐剪出美观的成品。她说道,这次剪纸经历让我震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仍感受到剪纸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当代青年,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运用艺术传递文化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为检验青马学员寒假社会实践成效,青马班于2月27日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分享会,在青马学员个人寒假社会实践和小组寒假社会实践汇报过程中,学员们通过小组文化建设、读书分享会、激励晨会编排及分级分类实践等内容展开,从科研竞赛到田间调研,从技能提升到志愿服务,从传统文化到艺术创新,青马学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用汗水浇灌希望。

(审核 杜岳青 编辑 余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