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还站在山脚踌躇不前时,你已经爬到山腰眺望风景并仰望山顶,这就是所谓的超越吧。而这种超越,似乎可以归结于一个人的幸运,朱永兴老师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一类“赢在起跑线上”的幸运儿。
朱老师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便对她严格要求,这对她养成良好的学习品性有着莫大的联系。当然,这只是她优于大多数同龄人的客观原因,说她幸运,还体现在她有着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在中学时代,她对生物、化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在前期坚持不懈地学习,为她日后走上科研这条道路、取得专业上的累累硕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近五年来,朱老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lant Soil》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了14篇科研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和其他英文论文4篇,发表在《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论文被评为ESI前1%高引论文。但是,万事开头难,在这些看似靓丽的成果背后,谁又知道她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得有多么艰难呢?好在她读研期间,跟了一位负责任、通人情的导师,将她叫到跟前,相互交流,帮她一句话挨着一句话地改论文。如今回忆起这位导师,她仍然感激万分。
2017年,她的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基金。而这这份殊荣到来之前,她曾陷入深深的迷茫。申报项目费时五个月,她也曾想过要放弃。到底确定哪一个课题呢?怎样才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呢?课题无法深入展开、帮评时同届同学的不看好,使她一度自我怀疑。在这“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幸而有贵人出来指路相助。这贵人,便是袁院长和她的丈夫。袁院长十分看好她前期所写的文章,觉得她的实力不容小觑,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在实验室这方面为她提供了一些便利,还时不时地激励、鼓舞她,使她振作精神;而她的丈夫,则给她提供了一些专业上的思路和建议,为她继续将课题研究下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谈到她的丈夫,朱老师原本睿智的目光一下子变得柔和起来。她莞尔坦言,在生活中,都是丈夫让着她一点;但是在研究上,他们都是极其有主见的人,所以会经常性地产生一些矛盾,但他们都会理性地去思考,在经过一番探讨之后,孰对孰错,他们也都欣然接受。正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面前低头”,她与丈夫,从来都不是屈服于对方的性格,而只臣服于真理。生活上的容让,研究上的不退让,这样一种的相处模式,使他们的关系十分融洽。
如今的她,可以说是成果丰硕,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在家庭中一家三口也是和和睦睦。但她从未想过止步于此,她觉得生活时时刻刻在向她施压,她需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她的工作需要她担起责任,她的孩子需要一位足够强大的母亲。
说起自己的学生,她感到十分欣慰。学生们在课堂上都很积极,也都十分爱戴她。有一次,她所教的一门课程换了一位授课老师,原先那个班的同学却委托班长跑过来问她,可不可以让她继续教下去。她哭笑不得的同时,又非常的感动。学生们对她的不舍,不正是对她平时工作的一种肯定吗?这是教学之路上令她难忘的一次经历。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她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在老师的辅导帮助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不畏困难,勇敢探索。不可避免的,有些课程会很枯燥乏味又晦涩难懂,所以她尝试过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比如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自主上台为大家进行展示。这样一来,不仅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彼此,增进班集体的情感,这种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作为一位与我们年龄差并不大的老师,她和我们其实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还坦言很喜欢学生主动来找她聊天,并为此感到欣喜。虽然在学术专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她却并未因此感到骄傲,反倒是更加谦虚与娇涩起来,实在是令人钦佩。如果稍微与她有过接触,你将会发现,与她谈话,就像在同一位平和的挚友聊天一样,丝毫不用拘束,且十分的舒服。她乐于将自己一些好的经历和体验分享给别人,使后辈们少走一些弯路。
“年岁可能弄皱我们的皮肤,放弃热情则会弄皱我们的灵魂。”朱老师对实验的热情支撑着她一直走到了现在,也会帮助她开拓更为广阔的学术新天地。望我们始终细心呵护心中的那团火焰,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