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蔡少卓 于潇浚)红色荆楚,信火相传。在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鲜红旗帜指引下,7月25日至7月27日,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信·荆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红安开展“寻笺叙史觅初心,做新时代的回信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款步红色沃土,触摸历史脉络
一本宣言点燃革命的火种 ,十四万英魂的鲜血染红此方土地。7月25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红安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纪念园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穿过时间的悠悠长河,绘就成红安百年革命的血泪历史,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红安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别山红旗不倒”的革命气概。映入眼帘的是两页泛黄的纸张,“革命已经高潮,望各位父老要把革命认识清楚,进行到底!”这是一位红军战士写的家信,短短百字,字字激昂,字字含情,透露着灼热的革命热情与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队员们触景生情,深受震撼,于潇浚和蔡少卓同学朗读了这封无名家书,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倾听。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交流学习并合影留念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队员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队员现场朗读书信
对话革命后人,汲取前进力量
7月26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七里坪革命遗址群进行调研学习,并与多位革命后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当团队成员问起红安的革命故事,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只字不差地向队员们复述出这首黄安谣,短短24字浓缩着红安百年革命史。他说:“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时代。很感谢党,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与七里坪革命遗址群的革命后人进行亲切交谈
农民作家、书法家张行在与团队成员们交谈中说道:“我父亲革命时期是一位名医,医术高超,我写了很多诗纪念他。”并向队员们展示《竹笋集》中他曾经写的红色诗歌,每首诗都映射着红色历史,包含着满腔革命热血。张行老先生将此书赠予“信•荆楚”暑期实践队,当队员们疑惑为何如此命名时,他笑着说:“我父亲热爱写书法,我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写书法。有竹子才有笋子,有父亲才有儿子。竹笋就是父子。”通过与革命后人的对话,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红安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拥护与全民革命的热情与气魄。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对话革命后人——农民作家、书法家张行
越群山跨险阻,寻访英雄故居
寻信之途并非一帆风顺,盛夏三伏,山路弯弯,车内暑气熏蒸,历经数小时的颠簸,7月26日下午“信•荆楚”暑期实践队翻越群山,终有所获,穿过绵延青山抵达了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陈锡联故居、王近山故居等英雄故居。英雄的故居是一张活的历史名片。老旧的桌椅、尘封的照片、残缺的墨迹,记录着英烈的生命时刻,记录着淹没于时光河流的那段战火纷飞的激情岁月,团队在多个故居中寻到宝贵的英烈手迹,艰难险阻亦值得。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寻访陈锡联将军故居,寻红色书信
寻觅红色书信,传承革命丹心
为深入挖掘红安红色资源,寻找更多红色书信,7月27日,团队成员来到了红安县文物局、红安县档案馆开展寻信调研。红安县文物局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信·荆楚”团队的实践活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文物局梁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了红安的红色资源,并高度赞扬实践队,他说:“你们做的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红安县档案馆副馆长袁宗涛、主任唐永龙同团队成员进行了亲切交谈,“这个事情做得有意义!”副馆长袁宗涛高兴说道,并将珍贵的书信资源分享给实践队。
图为“信•荆楚”暑期实践队与红安县档案馆馆长合影留念
红安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和不计其数的共和国战士,红色文化早已融于红安的山河之间、寸土之上。在书信的寻访调研过程中,"信•荆楚”项目全体成员怀着无比的崇敬之心,踏入这片土地,亲近这片土地,深切感受到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敢,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对红色书信的搜集与整理,是对烈士的追寻、对理想信念的追寻,亦是对历史的亲近,对生命的探问。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淀了求实韧劲,锤炼了意志品质,振奋了精神状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愈加坚定了“慰牺牲者之灵,遂幸存者之愿”的初心、信心、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