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委简介
    • 组织机构
    • 学生组织
    • 学生社团
  • 团务资料
    • 团务知识
    • 团发文件
    • 工作制度
  • 品牌创建
    • 思想引领
    • 创新创业
    • 文化活动
    • 实践育人
    • 组织建设
  • 青年之家
    • 场地预约
    • 物资借用
    • 第二课堂
    • 权益维护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重温“绝壁天河”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第十五期青马班聚星六组活力团小组暨激励晨会成功举行

  • 时间:2021-04-13
  • 来源:
  • 点击数:

(通讯员 邢宇 李闪)4月12日,校团委工101,第十五期青马班聚星六组成功举行“青马学员说 百年奋斗史”活力团小组暨激励晨会(第四场),通过线下演出和线上直播的形式同时进行。校团委书记彭飞、校团委兼职辅导员邢宇、校学生会代表、女子学院代表、医学部青马学习小组代表、第十五期青马班学生辅导员以及全体学员参会。



上世纪60年代,巴东县清太坪区水利设施薄弱,每遇旱情,庄稼绝收。1966年,当地政府决定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一条人工灌渠,为了解决巴东地区干旱的问题,以天河、齐树根、石头等人为代表的近万名劳壮力投入了这场引水工程的修建中。1967年6月12日工程开工。此后的11年间,整个工程靠人工一锤一锤、一寸一寸地开凿,天河与其他13位民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78年10月1日,灌渠竣工。从此,巴东清太坪、水布坪及长阳县部分地区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新一代党的接班人“泉泉”也在爷爷奶奶的讲述中继承下了这种精神。



聚星六组的学员带领青马学员回顾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信仰和精神在当今时代同样被需要,“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启示,也应成为青年大学生为人做事的根本。其中,张刘文辉扮演的角色“天河”,是修建工程中近万名劳动力的其中之一,也是不幸牺牲的民工之一。他们憨厚、热心肠,“为革命修水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们切身印证了“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学员分享环节。来自赤梦四组的李忠伟表示“我们当代青年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珍惜一草一木,一水一粮,心怀感恩,向先辈们学习”。长江大学学生会代表陶志勇表示“聚星六组的成员穿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服装,使观众能更好地融入情景剧当中。最后一幕将当代青年知恩图报,牢记历史的精神体现了出来,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彭飞作总结讲话。他表示“青年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要与同龄人找差距,反思自己大学生活的状态。青马学员要通过排练激励晨会,在磨练中成长,在拼搏中团结,在改变中前进。要把青马班激励晨会切实打造成精品活动,起到'激励'的效果,既要对青马学员有思想激励,也要对自愿参加激励晨会的各学生组织成员有激励成效”。

 

  • 上一篇:畅谈“人生哲学”
  • 下一篇:新学期长江之星大学生讲坛开讲

专题Specials

more
  • 长江大学
  • 共青团中央
  • 中国青年网
  • 湖北共青团
  •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