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委简介
    • 组织机构
    • 学生组织
    • 学生社团
  • 团务资料
    • 团务知识
    • 团发文件
    • 工作制度
  • 品牌创建
    • 思想引领
    • 创新创业
    • 文化活动
    • 实践育人
    • 组织建设
  • 青年之家
    • 场地预约
    • 物资借用
    • 第二课堂
    • 权益维护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 / 正文

【暑期“三下乡”——感悟】欣喜相遇,不惧离别

  • 时间:2019-08-15
  • 来源:
  • 点击数:

(通讯员 柳国锬 管育钦)岁月如梭,韶光易逝。重回首,去时月,揽尽风雨苦亦甜。不知不觉一个月的支教时间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将要离开这安静祥和的熊河镇了。回想起来,好像前几天才刚来到这片土地。

    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在最后一个空闲的暑假,我怀着对公益事业的热爱而选择了下乡支教,并有幸成为熊河镇志愿者的小组长。第一次接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一次当组长,让我有点儿不知所措,时刻担心着会有什么我无法处理的事情发生。初来乍到的几天我都是一种日不思饭、夜不能寐的状态。

    刚来的第一天,我甚至为开班仪式的具体流程从下午6点多准备到了晚上11点钟,然而第二天发现,其实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复杂难搞,家长几乎就是把小朋友放在我们这里,把安全责任书签了之后就匆匆离去了,而且来的小朋友都没超出10个,这就意味着我第一天晚上准备大部分都是白做的。第一周的几天,我每天都是精心准备第二天需要上的课程教案直到深夜,然而到了第二天才发现,孩子们真的只是想玩,有时一上午只能把准备的第一项做完。经过一周的试验和分析总结,我发现或许我不该这么累,我们志愿者应该追寻小朋友们的内心想法。我们是来陪伴他们的,他们才是本次活动的“主角”!

    随着思想的改变,我的支教生活变得轻松,小朋友们也越来越放得开了。这样子,我们活动的开展就变得事半功倍了,看见小朋友们脸上的笑容,我们志愿者甚是欣慰。


    志愿者除了每天辅导小朋友写作业,还给他们讲述历史、科普科学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暑期大部分时间气温都是很高的,但每次没出太阳的早上,志愿者们都会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活动筋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相见时难别亦难!“三下乡”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前几日,在与最后一个小朋友闲聊的时候,我有意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哪天你来了,发现我们都还没来,你会怎么办?”“我会等你们来。”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紧接着,我又问他:“如果你快等到中午了,我们还没有来,你会怎么办?”他当时没有说话,眼神里却含着委屈,他知道我们即将要离开了。我停留了片刻,当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每个留守儿童的心里都有一间不愿他人触碰的房间,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房间的钥匙,并打开了房间,但我们连房门都还没进,就悄然离开了,独留小朋友一人在门口张望......没有办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只能回答:“人生就是如此,早点习惯也好。”

    离别之际,我给坚持到最后的小朋友提前准备了礼物,在结业仪式上送给他,这是对他的鼓励与肯定,也代表我们志愿者对他的感谢,感谢他这一个月以来的陪伴。


    回过头来看这一个月的历程,作为志愿者,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我们给小朋友们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反馈给我们除了“如何去用心爱与如何去陪伴”的知识外,还有和彼此爱与陪伴的快乐。熊河镇领导、宾馆阿姨、食堂阿姨、来回接送的师傅都很好,有啥好事都能想到我们志愿者,熊河人民和蔼友善,我们志愿者在这里很舒心。相聚一场是缘分,不仅要感谢身边的人、事、物,我们更要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

     虽然明年我没有时间去参加“三下乡”了,但是我希望把我这一个月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有时间、想投身其中的同志们能鼓起勇气加入到我们志愿者的队伍中,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感受到关爱,让世界充满更多的温暖!

     夜阑珊,独无眠,听尽夏语,每天都是新的一片,不再清闲,望着洒满月光的星星一路向前。志愿者,在路上!


  • 上一篇:【暑期 “三下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 下一篇:【暑期“三下乡”】生命之花,用坚毅乐...

专题Specials

more
  • 长江大学
  • 共青团中央
  • 中国青年网
  • 湖北共青团
  • 湖北省教育厅